大唐第一渣男,诗人里就他最会撩妹,艳词俘获了无数美女的心     DATE: 2023-09-23 02:26:17

原标题 :大唐第一渣男 ,大唐第渣的心诗人里就他最会撩妹,男诗艳词俘获了无数美女的人里心

古人常以诗句抒发情怀,有的撩妹心系国家,有的艳词思念亲人,其中也有许多痴情男,俘获用手中的无数笔写下了千古绝唱,元稹就是美女这样一个痴情才子 ,也是大唐第渣的心一个名正言顺的渣男,而这位渣男还是男诗一个著名的诗人。

曾经沧海难为水,人里除却巫山不是撩妹云 ,据说是艳词元稹在妻子死后所作 ,初次遇见这几句诗,俘获都会被元稹的无数专一用情而打动,丝毫不弱于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,一下就把元稹思念之情升华  ,实际上元稹并非一个痴情人 ,在妻子死后 ,迅速与众多女子坠入爱河  。

很多人都不相信,能写出如此诗文的人竟然是一个花花公子 ,元稹家境显赫,是北魏皇室后裔,母亲知书达理,一家人都在期盼着元稹的成长,而元稹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,天资聪慧 ,3岁时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写字。

生活在这样一个美满的家庭,人人都会羡慕 ,可是好景不长 ,元稹8岁的时候,家道中落  ,父亲因病去世,只留下母亲一人,独自承担家庭重任 ,为了抚养儿子长大 ,母亲没有退缩 ,抗过了种种生活困难 ,虽然生活十分艰苦 ,但是元稹很懂事,平日里除了帮助母亲做事,就是一心用功读书。

慢慢地周围人都知道了元稹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,都给他们母子俩送去帮助 ,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 ,元稹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,家里买不起书就向邻居家借,很多次都是步行去借,大半天才能走到,靠着勤奋,元稹很小就展现出了诗歌天赋 。

8岁时 ,元稹的诗歌就已经得到了众人认可,纷纷赞叹他将来必定有出息,元稹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,果真成了而名震一方的诗人,在仕途上的成就同令人羡慕 ,唐德宗年间,16岁的元稹考中进士科 ,虽然暂时没有授任官职,但是元稹没有放松学习,四处走访求学 ,京城的文化环境让他得到了自我提升的机会。

也是在这一时期 ,元稹开始创作诗篇,21岁时曾在河中府任职,当时驻军叛乱 ,危机四伏 ,为了躲避灾祸 ,元稹与友人来往密切,甚至与友人家中的少女相恋,《西厢记》想必大家都听过吧 ,这段故事的取自元稹亲手所创的《鸳鸯传》 ,其中的原型就是元稹自己。

在避难期间,元稹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第一个情人,此女名为崔双文,机缘巧合下与元稹相识,女子家境优渥,而元稹身负绝学,长相俊美 ,据传比城北徐公还要出色,能写情诗,又能做官  ,这样的男人女人看了都会把持不住 ,而元稹没有浪费自己的优势  ,一系列操作令人窒息 。

说回那名崔姓女子,被元稹的相貌与才华迷住 ,两人来往长久,不过元稹心有志向,不甘心屈居在一个小地方 ,10岁时元稹就想考取功名  ,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了一个芝麻小官,对此并不甘心 ,虽然女子家境富裕 ,但是并没有权势能帮助他,因此等到京城应试的时候 ,元稹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崔双文 。

到了京城没多久,元稹的名声就传了开来,尤其是京兆尹韦夏卿十分看好这个年轻人,还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,元稹眼看攀上了京兆尹这颗大树,将来一路高升不是问题,因此忘去了还在等他的崔双文,转头娶了韦氏 。

才子元稹在结婚以后 ,依旧没有忘掉老情人,这才创作出了《鸳鸯转》 ,也算是祭奠自己与崔双文的恋情,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在痛骂元稹是为了仕途才娶的韦氏,实际上两人结婚以后十分恩爱,韦氏十分贤惠,富有才学  ,经常能与元稹切磋诗文 。

虽然老丈人看好这个女婿,但是此时的元稹还在过着凄苦的生活 ,从荣华富贵到为了柴米油盐发愁 ,韦氏没有一句怨言,悉心照顾元稹生活起居  ,还为元稹生了5个孩子,本想着生活就这样过下去 ,可是没多久韦氏就因病去世 。

更令人痛心的是 ,就在此时元稹的仕途有了出路 ,眼看着就要过上好日子了,陪伴了8年的妻子却撒手人寰,元稹内心悲痛 ,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 ,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追思,短短的十几个字感动了无数格痴情男女,唯独写下这千古名句的诗人,转头就忘却了自己的誓言。

风流才子总是耐不住寂寞 ,在韦氏去世没多久 ,元稹就移情别恋 ,唐朝女诗人薛涛,虽然是乐伎出身,但是薛涛十分厌恶达官贵人 ,却对那些才子十分向往,30岁的元稹正是用他的才华打动了薛涛,但是好景不长,这份恋情仅仅维持了两个月。

元稹被贬江陵,分开之后虽然还有书信来往 ,久而久之双方也不再联系了,但是两人私下幽会的事情被人揭发 ,薛涛被罚流亡外地,此时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就是能与元稹重新聚首 ,不过痴情女子终究唤不醒元稹的真心 。

薛涛一生未嫁,选择青衣孤灯相伴 ,或许在内心深处一直没有放下元稹,或是思念,或是怨恨 ,终究无法释怀。

回顾元稹的一生 ,看似风流内心却十分孤独,他用自己的才华俘获了众多痴情女子的心,当然上天是公平的 ,元稹一生漂泊,从未有人与之长相厮守 ,想来这也是滥情的代价吧 。